執行長
顏寧
投入海洋保育超過10年,顏寧擅於科普溝通、政策倡議與國際串連。她是促成環團與環保署成立「海廢治理平臺」的推手之一,並共同起草「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目前她持續協助海洋公民科學的發展,輔導國內NGO的增能,與促進台美日韓在海廢議題的多邊合作。她喜歡散步與旅行。
策略顧問與區域合作夥伴
Dr. Sunwook Hong
洪善旭 Sunwook(Sunny)Hong博士是「我們的東亞海(Our Sea of East Asia Network,OSEAN」的主席。OSEAN是南韓的非營利機構,致力透過研究、教育、政策發展與國際合作等方式保護海洋環境免受海廢的危害。OSEAN也扮演亞太地區海廢相關科學家、政府、公民和私部門之間合作網絡上的關鍵樞紐。2009年起,洪博士擔任《 Asia Pacific Civil Forum on Marine Litter 》期刊的秘書處至今。
科學顧問
Dr. Bruno Walther
Bruno Andreas Walther於1998年取得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博士學位,此後致力探討於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相對人類健康福祉之間的關係、氣候變遷對物種分佈和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及鳥類的行為、生態與保育。2016年起研究東亞區域裡,海洋、海岸棲地與海鮮產品中的大型與微塑膠污染,並在《Taipei Times》上發表了三篇相關文章。
科學顧問
Dr. Falk Schneider
弗克.史耐德博士的專長領域為海洋廢棄物、生命週期評估與廢棄物處理科技。在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攻讀博士時,他以廢棄漁具的收集與回收為研究題目;現在他則專注台灣海岸與水體的垃圾熱點地點、評估漁具的物質流,與海廢創新回收路徑。此外,史耐德博士也關注循環經濟相關的主題,例如未來載具中關鍵資源的回收,或是生質廢棄物的能源回收。
柯馨怡
徐季玄
劉峻儒
劉峻儒擁有豐富的專案管理與社區培力經驗,目前同時是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的扇形鹽田永續環境規畫師。他的專業橫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公民參與議題引導與社區共創行動。他同時也是環保署認證的環境教育人員,與內政部消防署認證的防災士。
過去二十餘年來,劉峻儒持續致力於推動節能減碳、公民參與與環境教育推廣等領域的重要專案,例如荒野保護協會與工研院的全國節能志工培訓計畫、氣候變遷調適、能源議題,與臺南市政府社區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等。閒暇時,劉峻儒喜愛深入自然,從中汲取靈感與力量。他以友善耕作小農的角色,踐行綠色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