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台灣海岸垃圾年減量3成 雲嘉屏瓶罐多台灣國內製造

2023/3/6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6日電)根據調查,去年全台海岸線廢棄物持續減少,較110年減量約3成;進一步調查瓶罐生產地發現,在屏東、雲林、嘉義等海岸線以台灣生產的瓶罐占比超過半數以上,屏東更高達9成。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進行「111年海岸環境清潔快篩調查計畫」,並於日前公布結果。經由四季調查,估算去年全台海岸線上現存垃圾總量為955噸,較110年1426噸減少約33%,近3年海廢量持續減少。

其中,台灣東部只占全國5%垃圾量,為全國海岸線最乾淨區段;彰雲嘉南區段占全國26%垃圾量,為全國整體(含離島)海岸線最髒亂區段,其次為高屏(占全國 11%);離島所占垃圾量則為澎湖10%、金門14%及馬祖 7%。

調查並針對全國垃圾量最多10處熱點,分別位於新北市、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桃園縣等11縣市,隨機抽樣共500件塑膠瓶罐分析歸納垃圾來源國與漂流時間。

結果發現,以金門縣有96%中國來源寶特瓶占最高;然而在屏東縣(90%)、雲林縣(60%)與嘉義縣(58%)超過一半為台灣生產瓶罐。

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執長行顏寧告訴中央社記者,單從國內生產的瓶罐很難判斷是來自哪個縣市,有可能會是從河流上游順流而下,或是其他縣市的海洋廢棄物飄流後在雲嘉屏等地區停留;甚至也有可能是漁船出海時自備的保特瓶、漁民重複利用作為浮球等。

顏寧指出,調查發現86%瓶罐漂流時間少於3年,顯示多數瓶罐沒有經過長時間的漂流,也就代表都是近幾年新製造的垃圾。

顏寧進一步說明,以台灣本島而言,漁業相關廢棄物就占垃圾總量約6成(59%)最多,包含發泡浮球占27%、漁網繩索22%、硬塑膠浮球10%等;接著則是塑膠瓶罐約占14%,其他雜項11%。

顏寧建議,各區域清理對策應考量不同季節氣候變化以及當地產業活動,制定相關清理策略並持續淨灘,如北基桃至彰雲嘉南一帶受東北季風影響顯著,高屏受西南氣流影響劇烈;垃圾種類與當地產業息息相關,如雲嘉南一帶的蚵棚易在7至9月西南氣流影響時大量逸散,造成大量海廢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