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從中國漂到台灣海岸的紅色小豬PET浮球

自由亞洲電台 撰稿、制作和主持:麥小田 責編:許書婷 (2022/12/29)

從泡沫浮具的白色污染,到塑料浮球,中國渔業廢棄物不斷進化、搶灘台灣海岸線。 (唐采伶、颜寧提供,黄琼玉製圖)

一波波低溫特報,陳思穎趕忙在北台灣的漁港檢視新一代的海洋吸塵器,顧不得嘶吼的東北季風吹得渾身狼狽、直打哆嗦。強勁的季風一路吹向澎湖離島,海漂垃圾乘風搶灘上岸,唐采伶忍不住在臉書發出「我們要賣豬豬」貼文,顏寧立刻回應解剖了一隻「小豬」。

這三位年輕女生成天與海洋垃圾為伍,手機里的照片盡是各式各樣的海洋廢棄物紀錄,中國漂來的「小豬」是她們最近捕捉到的「外來種」新勢力。

海廢新品種的誕生

「今年小豬開始變多了,每次凈灘大概都可以撿到2、30個,東北季風來的時候數量尤其多。」唐采伶眼尖瞧見沙灘上崛起的「新品種」,2015年身為攝影師的她移居澎湖,抱著「把海廢變藝術」的想法打造「O2 Lab海漂實驗室」,迄今她發起超過300場凈灘活動,「 3年前,我們偶爾才看到一個小豬。」

她們口中的「小豬」是身形圓鼓、顏色鮮艷的透明浮球。「大家都覺得它跟韓劇《魷魚遊戲》裡,豬形狀存錢筒很類似,所以就戲稱它為小豬。」陳思穎聊起這個逗趣的名字,她大學念的是海洋環境工程系,懷著環保夢成立「湛藍海洋聯盟」,燒光積蓄催生台灣第一台海洋吸塵器,嬌小的身影穿梭在北部漁港、移除漂浮垃圾,「平均來說,20顆黑色浮球就會出現一只小豬。」

圓鼓鼓的浮球有如韓劇《鱿鱼游戲》中的猪撲滿,也因此有“小猪”別號。(唐采伶提供,黄琼玉製圖)

「這幾年,台灣海岸上愈來愈常見到這種大大胖胖、有點透明的塑膠制浮球,從北海岸到離島的金門、澎湖和馬祖,甚至蘭嶼都有它們的蹤影。」擔任「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的顏寧長期投入海洋廢棄物調查,她追查「小豬」的身世,「原來這種浮球是中國福建、廣東養殖漁業所使用的浮具,像是養殖海菜、牡蠣等,用來代替保麗龍(又稱泡沫浮球),由於保麗龍容易因外力破碎,中國政府為了控制白色污染,近年補助漁民使用這種浮球,隨著中國用量大了,可能受到季風、洋流等因素影響,所以漂來台灣的比例也變高了。」

小豬救得了白色污染?

中國東南沿海是養殖重鎮,唐采伶從Google Earth一探海洋牧場,「浮球海好像是有7種顏色,形成彩虹一樣的地景。」顏寧進一步補充,「單就牡蠣來看,中國的產量占了全世界的86%,而中國牡蠣產量有4成來自福建省,足足是台灣的200多倍,所以可以想像它使用的浮具數量肯定是非常驚人。」

在大刀闊斧的泡沫浮球汰換令下,白色污染的沈屙看似有了解方,置換後的塑料浮球理論上較為耐用,不過,位在福建東北部的寧德市卻爆出環保浮球受損率高達20%,養殖戶抱怨浮球質量有問題,海洋治污又陷入新的難題。這也不意外,「小豬」前仆後繼成了迷途的「偷渡客」了。

大量泡沫浮具由中國漂流到台灣離島馬祖(連江縣)。(顏寧提供)

禁不住好奇心,顏寧解剖了一隻「小豬」,切開後,它瞬間像是被擠壓般消氣,材質類似瓶裝飲料PET,而且有一定的硬度,可以承受海面的風浪。陳思穎也觀察到「小豬」的漂浮力佳,因為它是空心的,加上跟水接觸的面積比較少,受到海風的影響遠高於海流的作用,隨著局地性海風的向岸特性,所以「小豬」比較容易被沖刷上岸。

浙江浮子變身章魚怪獸

上岸的不只是「小豬」,來自中國的漁具有如千軍萬馬不斷登陸,以澎湖來說,唐采伶從凈灘統計中發現,中國漁業廢棄物的占比最高,也有來自台灣和韓國的漁具,光是浙江浮子一年起碼可以撿到10萬個,這種藍色浮球的數量非常可觀,甚至被當地人戲稱為「浙江魚」。

2022年夏天澎湖別開生面舉辦「海廢地景藝術節」,透過藝術家的創作投射當前的海洋危機,唐采伶以浙江浮子為素材,打造巨型八爪章魚,有如怪獸般從海底竄出草坪,「章魚的頭就用了5000個浙江浮子」。她感觸良多說,「美麗的海,因為人類行為的進化而退化。」

唐采伶以浙江浮子打造章鱼地景,海廢藝術溫柔控訴海洋污染現况。(唐采伶提供)

漁業廢棄物不斷進化,堆積在岸上的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多在大洋中載浮載沈,甚至形成比台灣大上40多倍的「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近年來幅員不斷增加,大小跨越了160萬平方公里。

漁具串起太平洋垃圾帶

荷蘭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Ocean Cleanup)」今年9月發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顯示,「太平洋垃圾帶」有高達75%至86%的塑膠垃圾來自海上漁業活動,這跟主要的工業化漁業國家脫不了關系,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

顏寧表示,這個研究發現太平洋有很高比例的塑膠垃圾是跟漁業相關,像是漁網、浮球、抓鰻魚的管子等,這樣的結果也呼應了台灣的海岸廢棄物調查結果,以整個台灣來講,漁業廢棄物大概占了5至6成,但是以離島來看,金門、澎湖和馬祖的漁業廢棄物占比高達8成,不少是來自於中國的漁業活動,當中以泡沫浮具、硬塑膠浮球、漁網和繩索居多。

「太平洋垃圾帶」默默紀錄漁業大國的罪狀,大洋成了漁業廢棄物的重災區,陳思穎分析,因為漁船在大洋作業,漁具的遺失率和破壞率本來就高,加上遠洋漁業使用的漁具屬於耐候性強,具備抗浪、不易破碎、夠堅固等特性,所以在海面撈到的機率也特別高。

“太平洋垃圾帶”放眼望去堆滿廢棄漁具,漁業大國難逃責任。(圖片来源:《自然》期刊)

從「小豬」到「浙江魚」大舉出沒,也反映出漁具管理和後端回收的迫切性。顏寧指出,東亞是漁業活動密集的區域,各國仰賴區域漁業資源,中國、台灣、日本和韓國的漁船總數相當可觀,如何有效管理漁業廢棄物成了重要的議題,這幾年日本和韓國陸續建立回收機制,鼓勵漁民把漁業廢棄物送到集中點回收,或是出動海上清潔船打撈廢棄漁具;此外,台灣也嘗試在港口設置網具回收站,同時串起循環經濟,今年還實施刺網實名制,刺網上的浮球要標記漁船編號,刺網若遺失必須通報,這可以建立漁民的責任感,也是邁向管理很好的第一步。

進擊的台版海洋吸塵器

眼看著海洋環境惡化,陳思穎帶著湛藍團隊不斷提升海洋吸塵器「湛鬥機」的清掃效能,因為海洋垃圾產生的速率遠大移除的速率,從第一代隨潮汐自主運作,到今年問世的智慧化第三代,升級為透過遠端遙控、自動導航收垃圾,「今年從7月到現在,我們在新北市鼻頭漁港就收集了將近5公噸的海洋垃圾。」她苦笑攤開成績單,「這也顯示外海的垃圾真的會進到港口中,而且數量不少。」

陳思穎(右)從自掏腰包到群眾募資,不斷研發提升海洋吸塵器“湛鬥機”的收垃圾能力。(陳思穎提供)

海廢回收再生也是湛藍團隊努力的方向,不過,漁業廢棄物格外令人頭疼。陳思穎說,為了讓耐候性佳,漁具往往采用覆合材質,不若單一材質容易進入回收鏈,而且漁具通常沒有材質認證,像是「小豬」身上看不到材質標記,回收難度跟著增加,另外,一但有生物附著,後端處理工序增加且成本提高,大大降低回收廠的回收意願。

「我們最常看到漁業廢棄物上面附著藤壺,一顆顆形狀像是小火山長在漁具上,有時也會看到一些藻類或苔蘚蟲。」顏寧談起團隊拍攝紀錄海廢表面的各種怪奇生物,他們也和其他國家分享交流海廢調查研究。陳思穎憂心說,科學家還關注到細菌可能跟著海廢「搭便車」,一路漂流到達更遠的地方,造成變相的生物污染。

浙江浮子成为藤壺的新棲地,生物借着海洋廢棄物“搭便車”偷渡到更遠的地方。(顏寧提供)

打開「垃圾」話匣子,這三位台灣女生滔滔不絕,面對乘風破浪而來的垃圾,撿不完、難處理、沒人要,她們坦言難免有無力感的時候,只好調整步伐再出發。「不管自己再怎麽努力,如果其他國家沒有改變、源頭沒有改變的話,我們後端永遠只能一直撿。」唐采伶邊撿邊創作,還經營微博和微信,甚至跨海到中國開講,「我希望可以散發一些影響力到對岸,讓大家看到現在大海的狀況。」

「以前兩岸還有交流的時候,計程車司機也會刻意載中國遊客來我們的工作室逛逛,因為裡頭有許多來自中國海廢所做的創作。」唐采伶借由藝術傳達海洋環境教育,「其實也不用說是哪個國家製造的,我覺得他們是看得懂的,希望他們感受到澎湖大海的美好,也把海廢問題傳播回去。」

「小豬」和「浙江魚」能清零嗎?一件件藝術品為廢棄漁具注入新生命,用溫柔的方式發聲,也繼續遊向保護海洋的航旅。

報導連結: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luseqingbaoyuan/grn-12292022092111.html